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来源:新华社2025-03-30 11:57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3月27日至31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北京敞开大门,迎接春天,也迎接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者。

  北京的碧桃、早樱竞相盛开,中关村的“未来之花”也在绽放——“大国重器”HEPS发出第一束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基因治疗技术让盲人“看”到光明……一批世界级成果“首秀”,一批黑科技“上新”,让世界将目光再次聚焦中关村。

  2025年,以人工智能为主要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让大众对未来充满渴望,而中关村论坛是前瞻未来的重要窗口。5大板块128场活动、60场平行论坛……千名顶尖学者、中外嘉宾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的年度主题,展开前沿对话,共绘未来蓝图。

  

   03:39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活的“科技史”

  “没走两步,就遇上一个机器人,‘硅基生命’引人注目。”这不是科幻片,而是论坛年会现场的真实写照。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一款名为“盖博特”的机器人在为顾客取商品(3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没有什么比未来更令人神往。聆听“未来序曲”,中关村论坛给出了精彩的演绎——“机器人店员”递上现磨咖啡、“机器人书法家”挥毫泼墨、仿生机器狗即兴表演后空翻……

  年会现场如同大型“机器人求职现场”。15家企业的近百台机器人在迎宾、交流、主持、表演、服务五大类核心场景中,展示具身智能技术的商业化潜力。这一切让参会者真切地感受到,未来已来,就在你我身边。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与会嘉宾和记者在观看一款人形机器人表演(3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今天,创新浪潮涌动,科技突破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猛烈。”目睹中关村蝶变,出席开幕式的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感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诞生于2007年的中关村论坛,历经18年积淀,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

  从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量子计算云平台“夸父”,到AI光芯片“太极”、通用智能体“通通”……近年来,一系列科技成果都选择在中关村论坛与公众见面。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上,人形机器人“天工”在向参观者招手示意(3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本届年会期间,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具身智能十大重点研究方向和标准化白皮书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发布,向世界分享“中国科技故事”,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年会期间,重装亮相的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吸引大批中外嘉宾参观。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内的“朱雀”火箭模型(3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踏入黑科技密布的展厅,“天工”具身智能机器人、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等一个接一个颇具分量的里程碑成果,标记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史坐标,也托举起中关村科学中心与创新高地的重量。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创新“梦工厂”

  “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北脑一号’,它已完成3例人体试验……”开幕式所在的畅春厅外,外国人围着一个透明的脑部模型,竖起拇指。

  “去年论坛,‘北脑二号’一经发布即获得全球关注,让我们获得了更多投资人抛来的橄榄枝。这大大缩短了成果从实验室到临床的周期。”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罗敏敏说,中关村论坛不愧为创新企业的成长“加速器”、科技成果的转化“催化剂”。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在中关村展示中心常设展上,参观者听取“北脑一号”“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介绍(3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促供需对接,本届论坛年会举办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技术交易开放日等十余场技术交易活动,打造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新引擎。

  “前脚刚从中关村论坛前沿大赛路演台上走下,后脚就遇到前来合作的投资人和园区代表,使我们快速打通上下游,让技术成为产品。”博睿康首席技术官王昱婧激动地说。

  创新的“化学反应”,离不开土壤肥沃的创新雨林。如果说中关村论坛见证了大家的圆梦时刻,那么它背后的中关村则是创新企业的筑梦之地。

  从一片农田、一条电子街到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创新高地……中关村一直生长,488平方公里土地上,每天都有新的奇迹孕育,处处澎湃着面向未来的创新伟力。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一款名为“小关”的人形机器人向与会嘉宾招手(3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资本市场的宠儿”、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智谱AI,携AI智能体AutoGLM亮相今年的年会开幕式。

  创始人张鹏回忆起那个最初的梦想,“6年前,我们就怀有一颗初心:要让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让AI真正帮人们做点什么”。

  而今,这个梦想已经实现:从智谱AI诞生的AI智能体AutoGLM已经能让AI跳出对话框,身体力行替人类“干活”。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咨询台,机器人“妮娅”与与会嘉宾互动(3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中关村人共同构筑起一座创新“梦工厂”。这里不乏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政策的精准滴灌、耐心资本的悉心浇灌,让梦想插上起飞的翅膀。

  从原创成果突破、中试孵化加速,到产业梯度共进、创新伙伴协同,再到应用场景牵引、金融活水赋能,中关村打破藩篱、先行先试,使创新主体敢于布局前沿、勇攀科创高峰。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托举“地球村”

  从“中国的硅谷”到“世界的中关村”,“开放”始终是中关村论坛的题中之义。

  年会期间,30多家国际组织与机构主办承办18场平行论坛,把前沿技术突破转化为推动全球发展的强劲动力。

  今年,有“硬科技企业成长摇篮”之称的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国际参与度再创新高,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3200多个项目参赛,国际项目占比达40%。

  国际参与度之高、认可度美誉度之高,折射出中关村论坛与日俱增的影响力、链接力、辐射力。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3月27日,人们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咨询台参观仿生人形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近期,长安链、RISC-V处理器核、理想整车操作系统等一系列开源成果密集上新。这一“用创新带动创新”的尝试,不仅以自由、开放的氛围惠及更多创新者,凝聚起闪耀的群体智慧,更凸显了中国引领开源之潮流,让世界共享中国智慧的气度。

  “唯有开放合作,才能应对全球性的科学挑战。我们的愿景,与中国的发展战略、北京的创新优势不谋而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物理学家杰哈·阿尔贝特·穆鲁伸出合作的橄榄枝。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再次登上中关村论坛年会的舞台,他感慨:“北京是不可多得的创新伙伴。中关村有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知识产权、监管、上市规划、成果转化,这对创新来说格外重要。”

  他还多了一个新身份:中关村特色产业园的合作者。这位中关村论坛的“老友”用脚投票,将他的创新基地落在北京。他将与中国伙伴一道,建设一个更健康的“地球村”。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与会嘉宾与一款加速T1机器人握手。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量子计算、AI大模型、生物科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世界各国需要携手突破技术壁垒,共享发展成果。作为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成为链接全球智慧、共创美好未来的一座桥梁。

  伴随中关村论坛成长,中关村的外贸成绩单也日渐闪耀。自2007年以来,中关村累计外贸规模突破万亿元,其中民营经济占比突破五成,高新技术产品占比突破七成,这一比重不断攀升。

  “开放合作也让中国生物技术进步飞速。”美国昆泰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丹尼斯·吉林斯这样评价。而他的夫人米雷耶·吉林斯作为沪亚生物的创始人,也带着寻找中国原创新药成果、开发全球市场的愿景来到中关村。

  得益于开放、致力于开放的中关村,不会止步。“中关村将始终保持开放胸襟,进一步深化科技开放合作,积极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关键枢纽,为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贡献中关村力量。”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说。

在中关村聆听“未来序曲”

  文字记者:董素玉、乌梦达、王君璐、张漫子

  视频记者:夏子麟、马晓冬、王普、王修楠、王洪流

  海报设计:卓越

  统筹:孙闻、郝静、岑云鹏、魏海、赵露露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2025-04-02 15:44
2025年4月1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恢复通航
2025-04-01 15:40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04-01 15:31
用镜头记录城市更新 青岛首届“百家媒体看改变”活动圆满闭幕
2025-03-20 10:14
"昭君杯"首届全国老年合唱大赛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正式启动
2025-03-19 16:10
2025年2月25日,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新市金沙江特大桥施工现场,工人正加紧施工。
2025-02-26 15:41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02-08 14:52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02-06 15:55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01-20 15:30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2025-01-16 15:56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5-01-13 17:25
2025年1月9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白雪皑皑,雪景如画
2025-01-09 15:24
关爱卡寒假公益行 助力云南各族青少年儿童梦想起航
2025-01-08 14:42
2025年1月5日,在山西太原南站开往呼和浩特东站的D4022次列车前,游客自拍合影。
2025-01-06 16:01
2024年12月8日,广西梧州岑溪市岑城镇木榔村,生态田园中阡陌纵横线条分明,冬韵如画。
2024-12-10 16:48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12-10 16:40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12-06 15:48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12-06 15:48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2024-11-30 18:34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承载着居民的幸福感。
2024-11-27 18: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