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见习记者姜姝琪)江西萍乡市安源区,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红色记忆的地方,曾是中国近代工业的重要发源地,更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
4月20日,“四张名片看萍乡”全国主流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安源,感受这座“工运摇篮”之城的发展脉搏,领略工业遗迹与红色文化的交融魅力。
追忆路矿风云,铭记历史征程
姜姝琪/摄
踏入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仿佛穿越时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传科科长段志能带领记者们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段志能提及一首流传甚广的民谣:“父挖窿中煤,子扯窿中拖,煤炭堆如山,父子都挨饿,寅吃卯时粮,妻寒子也饿,三月无饷发,生活真难过!”这首民谣,是当年安源路矿工人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让人深刻感受到那段历史的沉重与艰辛。
姜姝琪/摄
在总平巷,记者们见到了在安源煤矿辛勤工作了40余年的安源煤矿原党委副书记孙正风。他满怀热忱地向记者们介绍了安源煤矿的发展历程。
作为中国唯一仍在生产的百年煤矿,安源煤矿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不断开拓创新。通过三次精煤加工系统改造,精煤回收率实现了从20%到41%的跨越式提升,用科技创新书写着百年老矿的传奇新篇章。
科技赋能红色,传承焕发生机
为了让红色记忆永葆青春,科技赋能成为关键之举。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将科技与红色故事相融合,为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段志能介绍道,通过 AI技术生动还原黄静源烈士的生平事迹,让参观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黄静源烈士的英勇与伟大,增强了教育效果。此外,还通过光影演艺《风起安源》,让红色历史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近年来,安源区以“保护、数字、融合”三大举措为抓手,全力激活红色资源。一方面,完成5处核心遗址的修缮工作,打造了10个精品文旅景点,让红色遗迹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创新运用科技手段为历史赋能,AR技术让文物“开口说话”,VR体验让游客仿佛“穿越”回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