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4月28日,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数据局指导,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防护赛)总决赛,将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
自本届大赛开赛以来,历经两轮鏖战,来自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州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的共计100支战队闯进决胜轮,将向最高领奖台发起冲击。
【360首席安全研究员 龚广】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可以辅助安全研究人员做安全事件的研判,对于恶意样本分析、溯源反制、安全审计等,人工智能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当前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安全防御有两个方面:一是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进行漏洞自动化扫描,提前发现软件的缺陷并尽早修复,将威胁漏洞修补前置。二是要关注人工智能本身的安全,有一个概念叫“以模制模”,就通过大模型技术去修复大模型本身的安全漏洞。
网络安全公司在招聘中发现,一些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不足,网络安全竞赛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所以我们在招聘时往往比较看重有竞赛经验的学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 杨立群】“长城杯”等网络安全大赛对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贡献,可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大赛提供了实战能力的检验平台,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实战能力;第二,大赛加速了产学研人才的流动;此外,大赛能够推动学生实践与行业需求的对接,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最后,大赛也有效地激发了社会的关注,壮大了人才的储备。
本次决赛的命题和裁判工作如何推进?运维人员如何保障竞赛平台稳定运行?本届大赛期间,组委会在创新办赛方面作出诸多探索。
【大赛组委会命题组 马金鑫】与上一届决赛相比,本届决赛在赛题方面做了多项改进:一是更加贴近真实场景。实战场景赛道全部依据真实环境仿真,并加入了供应链攻击、钓鱼攻击、内网穿透等多种现实中常见的攻击手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二是更加契合当前热点。在不增加额外平台算力资源的情况下,巧妙设计题型,引入了大模型相关赛题,呼应当前热点技术。三是更加注重多元考查。设计了多种平台架构、多种漏洞类型、多种框架源码的比赛题目,让掌握不同技术栈的选手都能有用武之地。四是更加明确选人导向。决赛命题过程中,多家用人单位参与到命题团队中,同台谋划、同台设计、同台研发,将业务实际问题映射到赛题赛制中,力争使选拔出来的队伍更加符合实际用人需求。
【大赛组委会裁判组 秦虎】比赛现场,裁判肩负着维持赛场秩序、保障比赛公平公正的重任。我们会在赛场进行巡查,确保所有参赛队伍遵守比赛规则,杜绝任何违规行为。
尽管“长城杯”是以赛队为单位的团体性比赛,但我们也会关注和推荐比赛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我们要求提交的解题思路文档中,每个赛题的解答要关联到具体个人,因此通过审核所有参赛选手的解题思路,可以突破比赛名次这个单一的考量维度,发现并推荐未获奖队伍中技术能力突出的个人,并根据不同赛题的技术方向,分类分方向推荐技术人才。
【大赛竞赛平台保障 陈锦】本届比赛由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网络靶场中的竞赛平台提供技术支撑,该平台部署在比赛现场,由前端、服务器端和选手接入端等三部分组成。其中,前端能够以可视化方式实时展示比赛进展和攻防态势;服务器端由竞赛平台软件、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等组成,为参赛人员提供可靠的比赛环境,对参赛人员能力进行画像。选手接入端主要是网络接入设备,参赛人员通过该设备访问竞赛平台。
同时,针对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编制了应急响应方案,明确了运维人员的任务分工,规范了操作流程。通过管理和技术相结合,将有力保障本次赛事的成功举办,支撑用人单位选拔实战人才。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防护赛)总决赛的冲锋号已经吹响,“高手过招”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共同期待!
制作:曾震宇 拍摄:陆野、张祖有、杨嘉 配音:赵鹏超 撰文:孔繁鑫 统筹:李政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