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前不久,2025年广西“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示范活动举行,儿童醒狮、非遗打榔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生动展现了广西推进体教融合、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实践成效。
自2021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联合教育厅、共青团广西区委,落实“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常态化开展覆盖家庭、学校和社区的主题健身活动,推动青少年体育锻炼常态化,助力体育强区建设。
在体育学科建设上,各地学校深挖学科特色,开展“体育+语文”“体育+数学”等多学科融合课程,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创新“体育+”赛事活动。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二实验小学通过朗读体育诗词、辩论女排精神等实践,让学生在运动中享乐趣、强体质、炼意志,彰显体教融合育人成果。
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广西因地制宜创新模式,放宽青少年赛事参赛范围,2025年计划举办53项赛事,截至10月已举办44项,参赛青少年达18217人,同比增加3697人创历史新高。各地打造“4+1+X”“送教上门”等融合模式,扶绥县“送教上门”累计惠及超1600人次,通过分层培养、校际交流等方式,实现文化与体育两手抓,保障不同基础学生学有所获。
资源共享上,广西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体校与普通学校、社会力量合作,选派专业教练驻校开展“理论共研+实训共导”,通过“联建共办”整合场地资源,强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激发多元训练力量活力。
截至2025年10月,“奔跑吧·少年”活动已连续开展五年,累计50多万人次青少年参与,涵盖50多个运动项目;防溺水和游泳安全公益宣讲覆盖超516万人次。广西连续2年组队参加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2025年斩获多个奖项,展现了八桂少年的良好风貌。
广西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统筹协调,深化体教融合,开展各类青少年体育活动,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仕兴 通讯员王嘉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