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震云的经典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将被曾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却久未排戏的牟森导演改编为话剧,这部人物繁多线索复杂的小说会如何呈现于舞台,引人注目。该剧将于4月20-22日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三场,随即开启全国巡演,赴哈尔滨、西安、上海等地演出。
该剧由北京鼓楼西文化有限公司、精英文创、希肯琵雅、幸福的麦穗、河南倾听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3月16日,话剧《一句顶一万句》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鼓楼西剧场举行,活动由史航主持,著名作家刘震云、鼓楼西总经理李羊朵、希肯琵雅总裁安庭、精英文创总裁李杉、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代表江山与导演牟森、作曲李京键、表演指导李浩等创作人员出席。
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既经典又畅销的文学作品,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等多个奖项,译有20多种语言,中文版销量突破180万册,有人甚至将它与世界名著《百年孤独》相提并论,在发布会现场,刘震云对此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的作品不是‘魔幻现实主义’ ,而是‘现实魔幻主义’——写的好像都是现实,但作品体现出来的意蕴却是魔幻的。”
在导演牟森看来,他所要面对的原著是一本“大书”。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部超级的中国社会史诗,拥有巨大的创作企图心,且与最后的实现度完美匹配。在我对华语文学的认知中,这样的作品只有两部,一部是《鹿鼎记》,一部是《一句顶一万句》。”在谈及改编创作时,牟森指出,改编《一句顶一万句》,最容易处理的是结构和语言,因为小说的结构和语言已然完美,作为改编者,他只需要遵从原著。而最困难的则是解决容量的问题,小说中有上百个人物,线索也极为复杂。“我也有一点小小的企图心,希望尽可能的在舞台上呈现一个长篇小说应该有的容量和品质。”
牟森表示,在将《一句顶一万句》搬上话剧舞台的过程中,他会完全把自己当做乙方,“我虽然曾被别人冠以先锋导演的名头,但从不把先锋、实验当作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对于此次合作,原著小说是绝对的甲方。”据其透露,“获救”将是戏中重要的主题之一,“杨百顺和牛爱国,都是通过执拗的找,来完成自我救赎的。” “黑暗与光的关系”和“岔路口”,则是剧中的两个核心意象:“怕黑,照亮”的诉求与“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的诘问贯穿全剧。
刘震云充分肯定了牟森的改编思路,“我看了牟森改编的剧本,戏中所出现的人物、所讲的心事似乎非常渺小,但是牟森导演的视野非常宏大,这就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反差和对比,令我非常感动。” “我的作品碰到的都是最好的导演,电影是冯小刚导演,戏剧是牟森导演,当他们把我书中的人物搁在银幕或者舞台上的时候,就会出现好多意外之惊喜,带给我新的营养。”
话剧《一句顶一万句》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十六名演员将要饰演七十余个角色、跨越七十载的时光。而这十六名演员,没有一个名气大的明星,大多数是通过招募而来的,有的一人要演九个角色。为何不邀请明星大腕来演呢?刘震云透露,曾有明星向他自动请缨,但牟森却说这些明星能有两三个月,每天都来排练场吗?而这些招募来的非职业演员每天经过刻苦的形体、语言训练后,有望达到专业演员达不到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演员均操河南方言,主演赵吟秋、边玉洁都是豫剧演员。牟森认为河南话比较好懂,因而全国巡演不成问题。(光明融媒记者苏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