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5周年。光明网推出“我是历史记忆传承人”系列访谈,记录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在传递历史上所做的努力,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每次父亲在讲述自己的经历后,心情都久久不能平复。他说,一闭上眼睛,当年的血雨腥风就会浮现在眼前,当晚,我总能听到他辗转反侧。”李真铭回忆道。
李真铭是南京保卫战老兵、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的儿子。在李真铭的记忆中,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从不主动提起那段黑暗的经历。1998年4月3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发现了掩埋着28,730具尸体的万人坑。李高山在知晓此事后,立刻联系了时任“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遇难同胞遗骨埋葬地考古发掘队”队长的朱成山,讲述了目睹侵华日军滥杀无辜的经历,希望自己的口述证言可以证实大屠杀的真实性。李真铭回忆道:“父亲回到家后,郑重地宣布了将要参与万人坑考证的决定。他决定协助纪念馆,向世人讲述自己的历史记忆。第一次,我了解了父亲的经历,全家人也开始重视起来。”
随着纪念馆不断地挖掘、征集、收录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物史料,李真铭的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说:“遇难同胞的照片和遗物,无一不在提醒我,父亲在目睹侵华日军屠城暴行,三次死里逃生时的绝望与痛苦。”
即便回忆并讲述这段悲惨经历是苦不堪言的,李高山从未曾停下。“父亲总对我说,中国这段屈辱的历史绝对不能忘,自己要一直讲,直到全世界都知道了。”父亲还原历史真相的毅力与勇气影响了李真铭,慢慢的,他产生了坚定的信念:和父亲一起,把这段历史如实地传递下去。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李真铭陪伴着父亲参加了无数次证言集会和报告会,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式确立之后,父亲参加了几场公祭仪式,我就陪了几场,李真铭告诉记者。
图为李真铭与父亲李高山共同参加国家公祭仪式(受访者供图)
2016年,耄耋之年的李高山因身体虚弱、行动不便只能坐轮椅出行,而李真铭形影不离。在一场父子二人一起出席的口述报告上,李真铭站在轮椅的斜后方,一只手握着父亲的手,一只手轻抚椅背,俯身倾听父亲的细语,随后向听众复述。李真铭回忆道:“当天,父亲的心情很激动,他的手一直在颤抖,说几句话后便要休息一会,喘几口气,才可以接着讲,也很难准确地叙述当时的经历。”
李真铭陪着父亲讲述过很多次这段经历了,听出父亲颠倒了时间次序。他没有按照父亲错误的叙述讲出来,而是稍作调整并添加了一些细节。听到儿子默默改正了自己的失误,李高山没有转过头,目视着前方的听众,微微点了点头。李真铭说:“父亲轻轻地拍了拍我的手,他是让我代替他多说一点。那一刻,我意识到,父亲讲不动了。”
这一年,李真铭也已60岁。当得知纪念馆的紫金草志愿服务队正在邀请幸存者后代加入时,李真铭便提出了申请。陪着父亲参加纪念馆活动的过程中,李真铭与志愿服务队接触多次,他认为,做志愿讲解员是有意义的事情。“传承历史记忆刻不容缓,我必须承担起讲述父亲经历的工作,这一点,我责无旁贷。”2018年,李高山离世,李真铭继承父亲遗志,成为了一名志愿讲解员,向纪念馆的参观者讲述“南京保卫战”的历史以及父亲的历史记忆。
图为李真铭作为志愿讲解员讲述父亲的历史记忆(受访者供图)
2022年8月15日,纪念馆授予李真铭“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的认证。对李真铭来说,记忆传承人这个身份意义重大,对他是鼓励,更是一种责任。同时,李真铭也有担心:“我们第一批的传承人年岁已高,我们的后代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接过传承记忆的重任,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只能争分夺秒,尽自己所能的向更多人讲述这段历史。我想,我讲给10个人听,也许他们就会讲给100个人听。”李真铭说。
(光明网实习记者 许晨)
相关阅读:
【我是历史记忆传承人】常小梅:经受过苦难的人 才会更珍惜幸福
【我是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天行:见一个讲一个 把家族的记忆传承下去
【我是历史记忆传承人】马雯倩:作为年轻一代,我将利用所学,讲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