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耕一线观察丨一粒小麦良种 支撑粮食增产大图景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春耕一线观察丨一粒小麦良种 支撑粮食增产大图景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3-16 11:01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而夏粮的主要品种——小麦占到口粮的4成。今年,我国冬小麦种植面积预计达3.3亿亩以上,长势好于上年,这其中少不了良种的“助力”。目前,正值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到小麦第一大省河南,看看良种是如何给粮食增产提供支撑的。

  眼下,河南8500万亩小麦已全部返青。在驻马店市新蔡县,七道口小麦专业合作社流转的15000亩小麦,叶片青绿,苗齐苗壮,长势喜人。

  河南省新蔡县七道口小麦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攀:种的是小麦新品种洛麦26,去年种了9500亩,亩产超过1400斤,非常不错,今年扩大到15000亩,争取今年能有个更好的收成。

  最新农情监测显示,今年河南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近90%,创历年新高,小麦苗情不论是群体长势还是个体指标,都明显好于常年。

  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郭天财:今年河南小麦苗情是近五年来最好的一年,我们河南小麦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起到了重要的关键作用,所以说抓住了这个要害,我们就抓住了根本,也就抓住了小麦持续稳定增产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今年河南的8500万亩小麦中,75%以上都是当地农业部门主推的优质高效品种。

  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继泽:500万亩以上的有6个品种,面积是4270多万亩,占河南小麦的半壁江山。500万亩以下到100万亩的,有十来个品种,这又占了26%,这16个(左右)品种,占河南小麦面积的75%以上。

  科技攻关 选育高品质小麦良种

  据了解,在众多优质小麦品种中,有不少是2018年以来审定推广的新品种。那么这些优质的小麦品种又是如何被优中选优出来的呢?

  总台央视记者施韶宇:在河南神农种业实验室,有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小麦面粉和由这些面粉做成的馒头和面条等食品。在这里,科研人员通过对这些食品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选育出品质更高、更适合市场的小麦良种。

  锚定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河南动员科研教学单位的育种专家和社会力量加速培育小麦新品种,其中,仅院士领衔的良种攻关团队就有四个。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种业振兴工作专班负责人滕开琼:另外还建成了国家级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和神农种业实验室,每年我们省内投入小麦良种联合攻关资金近2亿元,通过以上的措施,全力推动良种联合攻关顺利进行。

  目前,河南已形成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合理的小麦种植格局,小麦良种覆盖率超过98%。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副研究员周正富:每年我们要培植上千的组合,淘汰上万的单株。2022年,全国有178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那么我们河南人育种的就达到了58个。

  一粒良种的推广之路

  有了好的品种,还要有好的推广。在小麦良种推广方面,河南是怎么做的?

  在河南漯河,记者看到在一家种业公司的农场里,种植的都是待推广的小麦品种。

  河南省漯河市某种业公司负责人韩正森:我们向种植户推广的所有品种,都需要经过在我们农场里边连续两到三年的试验验证。从品种的抗倒性、抗病性、丰产性等几个方面,综合筛选出最适合我们当地种植的品种。

  除了在推广前进行充分的验证,良种推广后,企业还为种植户提供追踪管理服务,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发手机App,从气象、病虫害、土壤等多个方面,对品种进行监测。

  河南省漯河市某种业公司农艺师李志凯:显示橘红色的话,就表明这个地块小麦长势是偏弱的,我们公司会派出专职农艺师,到田间去实地查看情况,然后会尽快采取弱苗转壮苗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强化企业育种创新主体的地位,河南在推进种业建设中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种业集团落地种业基地,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

  不仅如此,河南还在全省18个地市都设立了农业科学院所,作为基层的科研堡垒,守住推广种子的质量阵地。

  总台央视记者施韶宇:在河南省洛阳农林科学院的小麦抗旱大棚,可以看到,在大棚里布满了上百个不同的小麦品种。这个大棚是一个可以伸缩的大棚,当要降雨的时候,它可以向前伸展出来,以防止降雨对小麦的影响,以此来检验小麦的抗旱性能。

  不仅要抗旱,还要抗寒,不仅要耐冻,还要耐热。在洛阳农林科学院,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小麦人工气候室。

  河南省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院长赵保献:人工气候室就是模拟黄淮海地区小麦生长季节出现的极端高温、极端低温这个气候条件,这样主要就是要从中选育出这个温度下,仍然能够生长良好的小麦品种。

  推进更新换代 源源不断供应优质新品种

  依靠科学高效扎实的良种推广体系,2021年尽管河南遭遇了严重涝灾,小麦播期推迟,但是由于当年在小麦品种布局上,选择早发、快长、稳产、高产品种作为主导品种,2022年河南小麦在大面积晚播的情况下,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其中良种贡献率达到45%以上。

  目前,全国小麦推广面积前10位的品种中,河南就占了4个。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搭建新品种展示示范评价体系,发布品种布局意见,指导全省选种用种,推进淘劣推优,更新换代,源源不断供应高产绿色优质新品种。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河南西裴村: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 甘肃通渭:医疗"组团式"帮扶惠民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3月22日,重庆万盛石林景区,各式各样的花儿竞相绽放,姹紫嫣红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彰显出浓浓春意。
2023-03-23 19:14
2023年3月2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禹越分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结合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的实际需求,集便民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膳食营养等多种公共服务与生活服务为一体,打造适老化、多元化、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
2023-03-23 10:36
2023年3月21日,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在湖北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为3月21日至26日,来自国内外156所高校艺术专业的学生参展。
2023-03-22 10:42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03-19 10:41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03-19 10:41
3月16日,北京,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6日,北京,中国国际珠宝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
2023-03-17 13:12
2023年3月14日,中国国际羽毛球大师赛在江西瑞昌揭幕。
2023-03-15 10:08
2023年3月13日,安徽黄山休宁县,茶农在有机茶园采摘春茶。春回大地,嫩芽吐绿。眼下,休宁首批春茶已进入采摘期。
2023-03-14 10:06
2023年3月9日,湖南常宁,天气晴好,金色油菜花与村庄、田园、河流山峦相映成景,构成一幅秀美山水田园画。
2023-03-10 09:47
2023年3月9日,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消防救援人员、索道维护人员和社会专业救援力量在天子山索道联合开展索道高空救援模拟演练
2023-03-10 10:09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2023-03-10 10:05
3月7日,“与春之和——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2023-03-08 11:25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03-07 10:12
2023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60周年,也是全国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许多集邮爱好者来到"雷锋邮局"选购纪念邮品。
2023-03-06 10:45
2023年3月4日,在泰州市海陵区政府市民广场,志愿者为市民缝纫衣服。
2023-03-05 09:57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03-04 10:01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03-04 10:01
2023年2月28日傍晚,山东荣成爱伦湾海洋牧场,机动船拖着舢板披着晚霞驶向沿海码头,构成海上田园夕阳牧归图
2023-03-01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