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时政微观察丨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时政微观察丨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来源:2023-06-10 22:29

  “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文化不断流,再传承,留下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不久前,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道。

  瑰宝,被收藏在博物馆里、书写在古籍中,也陈列在广阔大地上。对于这些承载着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珍之重之。

  从文化遗产的传承到自然遗产的保护,从加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活力……总书记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

  今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我们循着习近平的“文化足迹”,感悟他对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的殷殷期许。

  关注一座山——寄语“这篇文章要好好做”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1999年12月1日晚,福建武夷山市一片喜庆热闹的气氛。

  在摩洛哥召开的第2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武夷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四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也实现了福建省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翌日,时任代省长习近平致信武夷山市委、市政府,祝贺申遗成功。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这个无形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它对于武夷山今后的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它会很快地带来旅游上的一个热潮。”半个月后,习近平到南平市调研,高度评价了武夷山荣膺“双世遗”,勉励“这篇文章要好好做”。

  20世纪90年代末,“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开始申报世界遗产。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很关注申报的进展,积极协调推动有关工作。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朱熹园,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学研究等情况。

  当时,很多人觉得武夷山申遗可能就是获得自然遗产,在全世界浩瀚的文化海洋里可能拿不下文化遗产这一项。

  具有厚重历史的城村汉城遗址是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古汉城等才有了武夷山的“双世遗”。在申遗过程中,福建省文化厅就着手筹建闽越王城博物馆,以承担城村汉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习近平担任主任的福建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积极予以支持。

  △闽越王城博物馆。汉城遗址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迄今为止我国南方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汉代城址。

  在各有关方面的通力协作下,城村汉城遗址通过了验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考察团赞为“中国的庞贝城”。

  世界遗产,既要利用,更要保护。习近平非常关注武夷山“双世遗”保护工作。2001年12月,他专程考察了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叮嘱“古汉城就是一块文化国宝,要认真研究,合理开发”“开发要按科学规律办事,形成可持续开发研究态势”。

  以此为遵循,汉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力度持续加大。2013年12月,城村汉城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立项名单。去年底,该公园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听一曲史诗——勉励要“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代代相传的《玛纳斯》,是同《格萨(斯)尔》《江格尔》齐名的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是礼赞英雄的经典之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部英雄史诗。2022年7月的新疆之行,习近平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观看了《玛纳斯》说唱展示。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一起。

  “可以唱多久?”总书记笑着问道。

  “一天一夜都唱不完。”《玛纳斯》传承人、牧民江努尔回答。

  “我只能唱60分钟。”旁边3岁起就学艺、时年14岁的徒弟自愧不如。

  “也不简单了!”总书记对少年说,“年轻一代要很好培养,更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你们还遇到什么困难没有?”

  “我想让全世界了解认识《玛纳斯》。”江努尔目光里满是憧憬。

  “是要传播到全世界。它们既属于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中华文化要和世界文化更好地开展交流互鉴。党中央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总书记听后肯定地说。

  因为我国一直持续发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度面临失传危机的《玛纳斯》重焕生机。近些年,《玛纳斯》不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广泛出版发行,以其为蓝本创作的歌剧等也多次上演。这部英雄史诗走入更广阔的文化田野。

  在民族地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在青海了解藏毯的质地,在云南敲响佤族木鼓,在内蒙古参加祈福仪式等。

  △2014年1月27日,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

  正是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促成了中华文化的历久弥新。这是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的重要智慧。

  考察一座祠——叮嘱“要坚定文化自信”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眉山城内,街头巷陌,因三苏父子,氤氲着深厚的文化气息。

  去年6月8日,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苏祠。

  前厅、飨殿、启贤堂、来凤轩……总书记一路走一路思索。

  △三苏祠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总书记感慨道。

  他从文化自信谈到道路自信:“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深厚底蕴,我们带领人民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

  在近期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阁”内景。星空穹顶上是一幅宋代石刻天文图,传递着“文瀚阁”的寓意:中华文明如星空般浩瀚璀璨。

  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视和指引下,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事业不断发展——

  我国已拥有56项世界遗产,总数量居世界第二位。

  截至目前,我国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古籍普查登记数据270余万部,累计修复古籍超过385万叶,制定颁布古籍保护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7项。

  目前,我国已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0座、中国传统村落6819个;全国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

  不忘本来,方能开创未来。

  正如总书记所说:“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征程上,中华儿女将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张亚楠

  视觉丨江雨航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创新开拓共建"一带一路"新空间

  • “环俄世界”俄罗斯文化节在沪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