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守望·特别策划)
首页> 时政频道> 国内 > 正文

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守望·特别策划)

来源:人民日报2023-09-19 09:12

  红其拉甫海关关员坚守帕米尔高原——

  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守望·特别策划)

  本报记者 李亚楠

  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回信,对海关系统干部职工更好履行职责使命提出殷切期望。

  红其拉甫海关地处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帕米尔高原,所在口岸是我国与巴基斯坦唯一陆路进出境通道。50多年来,一代代红其拉甫海关关员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扎根雪域边疆的国门一线,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了新时代海关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三位关员代表和一位工作人员,记录他们筑牢国门安全屏障,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的故事。

  ——编 者

  关员蒋文杰——

  “等把‘大家庭’照顾好后,再好好照顾小家”

  9月12日,海关队伍授予关衔2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蒋文杰在会场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回信,心情激动不已。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是光荣,更是动力!”这一天对蒋文杰来说,值得铭记。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14年前的选择,扎根边关,无怨无悔。

  为啥要来红其拉甫?一个视频,改变了他的一生。2009年7月,蒋文杰从新疆医科大学毕业,准备回老家陕西汉中的一家三甲医院工作。

  就业指导会上,一个记录新疆区域发展的视频吸引了他。从视频中他了解到,喀什等地区的交通、医疗、教育等行业都需要更多人才。一个声音在他脑海中不断回荡:自己学习了专业的医疗知识,应该到更需要他的地方做贡献。

  思考了两天后,蒋文杰决定报考红其拉甫海关。收到录取通知后,背上行囊,带着家人的牵挂,他毅然奔赴离家4000公里的红其拉甫。这一去,就是14年。

  病媒生物、危险品、放射性超标物质……14年里,蒋文杰无数次地拦截了危险物品入境。“现在有了高科技设备支持,我们的出入境检查更精准了,走私类案件已经很少发生了。”蒋文杰说。

  蒋文杰和家人聚少离多。他在驻地的家距口岸一线有300余公里,在口岸一待,短则30天,长则3个月。2019年7月,蒋文杰已在边关工作了10年,怀着对家庭缺少照顾的愧疚,他想向组织申请,调往喀什。

  在关长办公室门口,他听到关长与另一名同事在谈话。同事因长年在高原工作,身体已出现不适,甚至多次晕倒,组织决定把他调到平原关区工作,也能与家人团聚。该同事却说:“我从参加工作时就在这里,红其拉甫海关就是我的家,我要坚守在这里!”

  听到这番话,蒋文杰转身回到了联检大厅。换班休息时,他对妻子说:“你独自照顾两个孩子,确实很辛苦,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果我被调走了,就得有其他同事顶上来,他们就无法与家人团聚。再给我几年时间吧,等把‘大家庭’照顾好后,再好好照顾小家。”

  蒋文杰说:“我要坚持‘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为’的精神,在国门站好每一班岗!”

  关员尔卡木·夏克尔——

  “把艰苦奋斗的‘接力棒’接得更好、举得更高”

  收到总书记的回信以后,红其拉甫海关关员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朗读。“读着读着,大家都心潮澎湃。”关员尔卡木·夏克尔说。

  从小听父亲讲述当年在红其拉甫海关工作的故事,父亲语气中带着的自豪感,让尔卡木·夏克尔深受感动。毕业后,他放弃了留在上海工作的机会,毅然报考了红其拉甫海关,最终成为一名关员。

  父亲对尔卡木·夏克尔说:“我们当年吃了很多苦,现在的红其拉甫有电、有灯,冬天能取暖,条件已经很好了。”然而,第一次来到国门一线,严重的高原反应就给了尔卡木·夏克尔一个下马威。刚到临时驻点,尔卡木·夏克尔就腿软、头晕、胸闷。

  “吃药没有?吸氧没有?要不要下山?不要硬撑……”同事们对他的问候和帮助,让他倍感温暖。同事们还帮他整理好宿舍,把物品收拾摆放好。“我那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和大家一起守护好国门。”尔卡木·夏克尔说。

  在红其拉甫,寂寞、缺氧、高寒……一起向尔卡木·夏克尔袭来。“以前的同学们在朋友圈里分享着丰富多彩的生活,而我只有高山和高原。”尤其是日复一日地重复验放旅客、行李、货物的工作,让他有过迷茫和困惑。

  2016年底,在一次查验行李过程中,尔卡木·夏克尔查获了一批毒品,受到了单位的表扬。“通过我的工作,守好了祖国大门,也守护了人民安全健康,我感受到了一种成就感。”尔卡木·夏克尔说。

  父亲也鼓励他在艰苦的地方磨炼自己。来自家庭的支持和来自集体的关怀,让他再也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这些年来,尔卡木·夏克尔主要负责货物渠道监管查验、卫生检疫、进出境旅客渠道监管查验、动植物检疫等工作。“我要把总书记的殷切期望铭记于心,把艰苦奋斗的‘接力棒’接得更好、举得更高!”尔卡木·夏克尔郑重地说。

  关员苏菲亚·居马汗——

  “身后是祖国,这就是我坚持的理由”

  读完总书记的回信,关员苏菲亚·居马汗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工作岗位,验放旅客、行李……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回到家,她一把抱起一岁多的儿子,亲了又亲说:“宝宝,谢谢你陪妈妈守边关,让妈妈坚持了下来。”

  作为一名塔吉克族姑娘,苏菲亚·居马汗一家世世代代生活在红其拉甫,直到上大学才去了天津。大学毕业后,看到红其拉甫海关的招聘信息,苏菲亚·居马汗选择回到了自己出生的地方,一干就是10年。

  一天晚上,苏菲亚·居马汗正在验放旅客,一名带着9岁女儿的巴基斯坦男性旅客办理完手续,突然捂住胸口,高原反应让他感到心慌,喘不上气来。

  他伸手向查验台前的苏菲亚求救。苏菲亚立即呼唤同事,大家一起把他扶到椅子上,帮他叫了救护车。上救护车前,这名旅客把女儿托付给苏菲亚照顾。

  苏菲亚把正在哭泣的小女孩安置在视线范围内的旅客等待区,还给她拿来了食物和矿泉水。下班后,苏菲亚一直照看小女孩到后半夜,还把自己的防寒服给她穿上。后来,旅客来接孩子时,竖起大拇指说:“谢谢您,中国海关太棒了!”这段经历让苏菲亚感受到了海关关员身上的责任。

  工作没有一帆风顺的,苏菲亚也流过眼泪。刚工作不久,她负责办理边民互市业务。“一些边民有时会抱怨,说我太严格,我只能耐心解释。”苏菲亚记得,有一次,她忙了一天,临下班时又下起了泥巴雨。她从外面跑进大厅,身上、头发上都是泥巴,一阵委屈涌上心头。

  关长看到苏菲亚狼狈的样子,让她好好休息一下,自己接过了剩下的工作,同事送去零食安慰她,让她感到很温暖。

  货物监管、边民互市监管、口岸卫生监督、国门生物安全监测……苏菲亚的工作忙碌而繁杂。苏菲亚每个月至少有一半时间待在条件艰苦的国门一线工作,只能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照看,一个月也见不到几面。

  每次在视频中看到孩子哭,苏菲亚就跟着一起哭;深夜躺在床上想起孩子,她也只能默默流泪。后来,苏菲亚把老人和孩子都接到了红其拉甫,虽然生活条件不如从前,但每天能看到孩子的笑脸,苏菲亚满身的疲惫都没有了。

  “我身在国门,身后是祖国,这就是我坚持的理由!”苏菲亚说。

  厨师克尤木·白尔迪——

  “要让大家吃好点儿,干工作更有劲儿”

  做完早饭,克尤木·白尔迪哼着歌曲走进温室大棚,他摘了些生菜、油麦菜、小西红柿后,走进餐厅后厨,开始忙碌。“今儿是个好日子,给大家伙儿加个菜,吃红烧羊肉!”克尤木·白尔迪说。

  自从读了总书记的回信,克尤木·白尔迪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我作为海关的厨师,也感到很光荣。”

  1988年,克尤木·白尔迪从喀什市来到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登上了红其拉甫国门旧址——皮拉力,当了一名厨师。

  在“生命禁区”帕米尔高原生活、做饭,可不容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曾想到,我体验到的是‘难为无水之炊’。”为了取水,克尤木·白尔迪每天都提上两个木桶,到两公里之外的河里敲冰,或爬下50米深的河滩提水。

  水有了,柴火又是个问题。皮拉力没有树,所谓的“柴火”无非是些草根之类的,“寸把长的草根不禁烧,塞上一把,‘刺啦’一声就烧完了,锅底还没热。”克尤木·白尔迪就左一把右一把,不停地往炉灶里塞,一顿饭下来,厨房里烟雾弥漫,他眼泪直淌。

  因为条件艰苦,之前招的厨师干了一阵就走了,“我也想念远在疏附县的家,想念父母。”克尤木·白尔迪说,“但我走了,谁给关员们做饭吃?”克尤木·白尔迪咬紧牙关,还是留了下来。

  高原上没法种蔬菜,只能靠补给车往上送,遇上大雪,车开不上来,菜窖里的存货都吃完了,只能烤馒头片就着榨菜吃。

  如今,日子好过了,高原上盖起了大棚,关员们吃上了自己种的蔬菜、水果,“再过一阵,还能吃到火龙果呢!”条件好了,克尤木·白尔迪做饭,也越做越有劲儿。

  如今,克尤木·白尔迪已在红其拉甫海关干了30多年。他不仅做得一手美味的新疆特色饭菜,通过关里组织的技能培训,还学会了各地特色菜和西式料理,“大家在这里工作,本来就很辛苦,我要让大家吃好点儿,干工作更有劲儿!”

  克尤木·白尔迪厨艺水平越来越高,曾有大餐厅高薪聘请他,但他拒绝了,“红其拉甫海关就是我的家,关员们就是我的家人。”年龄大了,领导多次劝说克尤木·白尔迪回到平原地区的喀什海关做饭,可他腼腆地笑着说:“我在这儿干久了,有感情,舍不得。我要继续在这里做饭,不光要让大家吃饱,还要吃好。”

  记者手记

  坚守心中最朴素的信念

  地处祖国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红其拉甫平均海拔4500米,全年无霜期仅82天。国门海拔510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9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42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8%。这里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被地质学家称为“永冻层”。

  这里是我国通往巴基斯坦的唯一陆路通道。为了这条通道畅通,5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红其拉甫海关人坚守雪域高原、戈壁风口,抗缺氧、战严寒,充分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

  雪山巍峨,国门雄伟。是什么让他们一心在此坚守?从红其拉甫海关关员身上,我们看到了精神的力量——守护身边的国门、身后的祖国,就是他们心中最朴素的信念。

  为祖国奉献青春,不只在边关。红其拉甫海关关员们为各行各业的干事创业者树立了榜样,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需要“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豪情壮志。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的激励下,各行各业都能迸发为祖国发展而奋斗的磅礴力量。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青岛开幕

  • 探洞研学欢乐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洛川青怡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肖小杰介绍,他们企业的苹果按个卖,一个可以卖到10元。
2024-10-25 18:49
堆积起来的生菌木材冒着热气儿,菌种生产厂房里机器轰鸣,滑子菇大棚里农民忙着收“金疙瘩”。
2024-10-25 18:43
你以为的农村是雨天泥泞,还是道路整洁?爬高上低,还是风景无限?高家原则将山体沟道治理作为城市有机更新和创建文明典范城市抓手,让山体沟道,环境大改善。
2024-10-24 18:1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数字经济专业负责人王珊珊介绍,从卖苹果到卖服务,这是数字技术非常好的一个创新,和产业结合的非常有深度。通过消费者与大自然以及果树的亲密视觉接触,可以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增加对苹果这种产品的客户粘性和客户忠诚度。
2024-10-24 18:08
当陕北说书遇到延安美食,碰撞出延安独特的人文魅力。
2024-10-24 18:06
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豪迈的歌声飞扬于天地间。壮丽的情怀澎湃在心田里,不朽的精神传承于岁月中……
2024-10-24 17:59
小孩哥小孩姐把安塞腰鼓课间操跳得超燃!
2024-10-24 17:59
青山环绕、绿水蜿蜒,这是吴起南沟村给记者们留下的第一印象。谁能想到,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小村庄,曾经风沙肆虐、植被稀疏。经过二十多年艰辛努力,光秃秃的黄土高坡绿意盎然。
2024-10-24 17:50
在宝塔区河庄坪镇政府的扶持下,延安菌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带动400余人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000元。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为农民带来稳定收入,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点赞延安菌舰,为农民增收,为乡村添彩!
2024-10-24 17:48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延安新材料产业园,亲身体验石墨烯发热背心,感受科技的温暖拥抱。
2024-10-24 11:18
近期,延安市薛张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这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更为延安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4-10-24 11:16
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来到了位于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的苹果基地,在这里记者们亲身体验苹果采摘,倾听果农的心声。同时,记者团还开展了一场特别的直播带货活动,助力果农销售苹果。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果农的辛勤付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延安苹果的魅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了一份力量。
2024-10-24 11:07
10月23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逐梦之路”媒体采访团走进延安宜川县,追寻“悬崖造林队”的故事。
2024-10-24 10:27
陕北说书最近火爆出圈,董宇辉在直播中表示向往陕北文化,想成为一个陕北说书人。这一段陕北说书,带你行走在延安的绿水青山间。
2024-10-24 10:21
近日,在陕西延安举行的“弘扬延安精神,奋进伟大时代” 网上主题宣传系列访谈中,延安数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高延宏介绍,延安的地域特点适宜建立算力中心,要把平台搭建好,把更多的企业引到延安,建立归属在延安的算力中心,更好的服务延安、服务陕西。
2024-10-24 10:18
“圣地蓝”成延安靓丽新名片!近年来,延安出台多项措施积极推进环境治理,有效减少空气污染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323天,让蓝天白云常驻延安上空。
2024-10-24 10:07
如今,延安子午岭林区有目前已知的国内最大野生华北豹种群。随着延安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其种群栖息地向北扩散近五十公里!
2024-10-24 10:05
10月22日,在南泥湾,“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媒体团采访南泥湾,齐声合唱经典曲目《南泥湾》,在歌声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昔日的开荒景象,感受到了那份自力更生的坚韧精神。一曲《南泥湾》,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10-23 17:03
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入驻延安新材料产业园的延安市圣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这款马甲借助石墨烯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只要插上充电宝就能实现发热取暖。
2024-10-23 16:55
“这么小个头的苹果树竟然能长出那么大的苹果!”10月22日,“弘扬延安精神 奋进伟大时代”网上主题宣传走进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调研采访南沟村的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路,有记者在看到矮砧密植的苹果树后,直呼意外。
2024-10-23 16: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