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定要放低身段来干这件事”(微观察·习近平总书记浙江之行)
首页> 时政频道> 要闻 > 正文

“一定要放低身段来干这件事”(微观察·习近平总书记浙江之行)

来源:人民日报2023-09-28 06:26

  这番话,放在正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来讲,面向的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也是走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的中国:

  “这里勇担使命,就是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上积极探索,努力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但也不是去搞福利主义、‘养懒汉’,走向过去那种公共食堂,那不行。”

  在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这里,提醒道:“要实事求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一定不要有标新立异、好大喜功、‘放卫星’、作秀出彩的思想。那会把我们好端端的共同富裕搞砸了。一定要放低身段来干这件事。”

  放低身段,落点在实,关键在干。

  近段时间,赴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到长三角、东北地区,谋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与各地实际的结合点、统筹推进的发轫点。

  实干是关键词。

  党中央对浙江寄予厚望,强调“把一些前瞻的、前列的国家考虑放在浙江这个地方”,希望浙江“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干在实处”置于对浙江定位的首位。当年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给浙江的要求“走在前列”前面,加了这四个字,认为它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所在。

  古人曰:“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那一时期,习近平同志用10个月时间跑了全省11个市、69个县,“早出晚归,就像游击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八八战略”,并把战略提出的第二年定为“狠抓落实年”。

  “我是崇尚行动的。”

  《之江新语》有多篇文章讲实干,如《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如《抓落实如敲钉子》,再如《落实才能出成绩》。放低身段,形容的就是实实在在地抓,脚踏实地地做,不虚谈废务。

  这些年,是急躁冒进、拔苗助长地干,还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地做,从奔小康到推进共同富裕,选择一以贯之。早在2021年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共同富裕”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明了方向:“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不要好高骛远,吊高胃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

  放低身段,蕴含着对规律的尊重。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过:“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而规律性的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

  这次在浙江,习近平总书记去了一趟义乌国际商贸城。很多人都记得他当年对义乌体制机制的创新:“得给成长快的孩子换上一件大衣服”。这期间,既把握了中国县域经济转型规律,也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发展规律,现如今又在“双循环”下推动开启新的成长周期。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尊重规律,正是掌握科学方法的基本要义。

  中国式现代化,一场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特征之一的共同富裕,如何推进?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稳当了再推广,积小胜为大胜。如今,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

  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和“船”的问题。放低身段、谨慎待之,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先决条件。推进“双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叮嘱“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不能运动式停煤降碳。抓新兴产业发展,不是搞一刀切、大呼隆,不能把传统产业扔了。这次到浙江,总书记就强调:“抓数字经济、虚拟经济,一定不要忘了实体经济是基础”。

  “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放低身段、步步为营是“慎”,把握规律、穿云拨雾为“智”。“慎”与“智”协奏,便能冷静从容、洞察时势,于风云激荡间而就万里之行。

  有同事回忆当年:面对浙江发展的转型之痛,一度有声音认为“‘浙江模式’穷途末路”了,“习书记非常冷静,在几次会议上都鲜明指出,浙江现在面临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根子就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放低身段,根子在政绩观。

  “党的二十大后各地谋发展、抓发展的劲头很足,要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政绩冲动。”近来,看到“冲动”这一苗头,总书记一再提醒:“要始终坚持立足实际、科学决策,坚持着眼长远、打牢基础,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

  清醒认识“显绩”与“潜绩”,才能放低身段、放平视角,真抓实干、埋头苦干。

  20年来,通过持之以恒实施“八八战略”,浙江成功破解了“成长的烦恼”。这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总结“八八战略”的启示说:“之所以有成效,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20年。朝令夕改,那任何好的举措都是纸上谈兵,都将付诸东流。”

  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方略,处处蕴含政绩观。

  当年的“两山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今天在全国已成共识。“不能走那种急就章、竭泽而渔、唯GDP的道路”,这一政绩观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远见。

  当年,习近平同志以“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格局,提议由省市主要负责同志参加“长三角峰会”,第一次峰会2005年在杭州召开。“会不会造成浙江的产业空心化?”面对疑问,他在会上提出“长三角一体化”。近20年过去了,这一思路润泽了浙江,也焕新了长三角。

  政绩观的根本,在人民。“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就像“千万工程”。“千万”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无数乡村的掠影,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没有轰轰烈烈,而是年复一年的厚积薄发、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年了,这次考察到义乌的李祖村看一看,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本报记者 杜尚泽 施 芳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返京途中在江苏盐城考察

  • 高质量发展“点亮”三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2023-11-29 15:42
2023年11月28日,江西吉安长塘镇中心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剪纸。
2023-11-29 15:42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11-29 11:13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11-24 15:15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11-23 16:02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11-21 16:55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2023-11-21 16:55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11-16 15:56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2023-11-14 15:37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11-13 16:43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11-09 15:54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11-08 15:29
2023年11月7日,俯瞰江苏省泰州市天德湖公园景色。
2023-11-07 15:35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11-06 16:19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2023-11-06 16:18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10-26 13:16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2023-10-14 23:36
醉美阿尔山
2023-10-09 10:22
2023年10月8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镇,楼宇、山峦、河流、道路与云雾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
2023-10-08 16:39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