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继去年对5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进行采访后,今年光明网继续推出“我是历史记忆传承人”系列访谈,记录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在传递历史上所做的努力,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在南京,许多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会在行前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重温民族苦难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常小梅说,这样的“行前一课”,在被授予“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后这一年里,她参加过两次。
常小梅在“行前一课”活动中为学生讲述历史。受访者供图
常小梅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女儿,像“行前一课”这样的活动只是她日常传播和传承历史记忆的一个缩影。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的责任固然重大,但在她心里,每一次活动都有父亲在场,那就是“活着”的历史书,胜过一切口述。
2022年12月常志强离世后,常小梅从父亲手中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她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这一身份所带来的更多思考,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怎样讲好这段历史?如何让人们更切身地体会到历史的惨痛?她明白,历史记忆的种子还要传播到更广阔的地方。
提到今后的记忆传承工作,常小梅表示,之前她所著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的生活史》中日英文版相继出版,希望未来能通过类似连环画的形式,将这段历史融入到小朋友的内心世界。“孩子是一张白纸,从孩童时期埋下和平的种子,让他们了解祖国曾经的历史,也能让他们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常小梅。受访者供图
这份历史记忆,常小梅会一直守护下去,连带着父亲常志强的那一份。“12·13不是86年前的12·13,这是每一代的12·13,”她说,“它与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紧紧相连!”
统筹:光明网 张倩
采访:光明网记者 李昱莹
相关阅读:
【我是历史记忆传承人】常小梅:经受过苦难的人 才会更珍惜幸福
【我是历史记忆传承人】余惠如:父亲去世捐献遗体,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我是历史记忆传承人】葛凤瑾:延续父亲走过的路,把历史记忆传承下去
【我是历史记忆传承人】周肖燕:我亲闻幸存者诉说的苦难,我要把知道的一切,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我是历史记忆传承人】周柏选:希望更多“新南京人”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