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十四五”时期,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总体思路,就是实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具体来看,主要是推进“四个延伸”: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中西部、东北地区,向省域内人口较多的地区延伸;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延伸;推动上级医疗人才和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推动规范转诊、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和连续性服务,促进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互相延伸。主要措施有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援藏等。
“十四五”时期,我国新增布局11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总数达到125个,聚焦专科建设,减少区域内群众外出就医,有利于减轻看病负担,推动解决看病难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11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瞄准省份内部地市患者外流较多的问题,缩小省份内各地市之间的医疗能力差距;目前已有2188个县级行政单位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今年底将有90%的县级行政单位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聚焦新疆、西藏较弱或缺乏的专科,特别是外转率高的科室,支援医院同受援医院“结对子”,借助信息化与远程诊疗模式,促进当地医院诊疗能力提升,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作者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二丹,本报记者申少铁采访整理)